第17章 掌握沟通心理学,亲子沟通无障碍
A+ A-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我们做妈妈的多么爱自己的孩子,缺少了良好的沟通,也无法让孩子接受我们的爱。我们都希望走进孩子的心灵,而方法,不是靠管教和监视,而是靠良好的沟通。其实,亲子沟通是一门艺术,蕴涵着很多原则和技巧,如果我们能够把握这些原则和技巧,良好的亲子沟通就会真正实现了。

   

46. 蹲下来,放低姿态与孩子平等交流——位差效应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对企业内部沟通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位差效应。研究人员发现,来自上级领导的信息只有20—25%被下级员工知道并正确理解,下级员工向上级领导反馈的信息被理解的不超过10%,而平行交流的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他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平行交流之所以能达到如此高的效率,是因为它是以一种平等为基础的交流。由此可见,平等交流是有效沟通的最有力保证。

   虽然位差效应是企业管理学的一个概念,但是它同样适用于我们与孩子的沟通。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存在不平等的心理,就会表现出居高临下的状态,很难听进孩子说的话;孩子就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安和烦躁,不敢坦诚地敞开心扉。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没有与孩子平等交流。

   很多妈妈从心理上拒绝与孩子平等交流,常常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教育他。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妈妈对孩子说诸如“你不可以这样做”、“我是你妈,你就要听我的”之类的话,甚至说“现在还轮不上你来教育我”。

   结果,孩子的内心会感到非常不平等,他与我们的交流会越来越少。久而久之,他或是畏畏缩缩,变得胆小怕事;或是产生反抗心理,变得叛逆。我们肯定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那么我们就需要放低姿态,给孩子创造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以便更好地进行亲子沟通。

▲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一天,一位妈妈带着6岁的儿子去公园玩滑梯。玩着玩着,儿子跑着来到妈妈的身边,妈妈看到他一副不高兴的样子,于是蹲下来握住他的双手,耐心地说:“儿子,怎么了,小嘴嘟得这么高。”

   儿子摸了摸自己的嘴巴,然后指向一个比他大一点的小朋友,说:“妈妈,他老是和我抢着玩滑梯,他的力气可大了,我都抢不过他。”

   “儿子,那个小朋友比你年龄大,力气肯定比你大,不过没关系,谁先玩没有那么重要,而且,你是个听话的孩子,应该懂得礼让,去吧,和小朋友一起玩吧!”

   儿子听后,高兴地笑了,然后转头奔向了滑梯……

   这位妈妈劝说孩子很有一套方法,她每次都不需要责备或批评孩子,就能让他乖乖听话。有人向这位妈妈请教其中的奥秘,她微微一笑,说:“其实很简单,就是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这位妈妈的话也许会让我们感到诧异,难道只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他就能听话吗?事实上的确如此,因为我们蹲下来,和孩子在同一个高度,与孩子目光对视着说话,他能从中看到我们眼中流露出来的真诚、亲切和平等,他自然就会认真听我们说话,这时候,他更容易按照我们说的去做。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不仅代表着一种态度,更代表着一份平等交流的诚意。我们不只是从外在身体上与孩子保持相同的高度,更重要的是从心理上保持平等。只有这样,我们与孩子的沟通才能更顺畅地进行,他才会把心里话告诉我们,我们才能更好地对他进行引导和教育。

▲ 放下做妈妈的架子

   曾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一位妈妈大声地怒斥着儿子:“你就知道玩,我都说了多少次了,你是不是把我的话都当成耳旁风了……”路边的行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这个大约12岁的男孩,他一脸的尴尬和不耐烦,连正眼都不看妈妈一下。但是,妈妈却不以为然,继续说着对男孩的不满,男孩心中的怒火终于忍不住了,他生气地说:“你凭什么这样说我,难道就因为你是我妈吗?”面对儿子的话,那位妈妈无言以对……

   孩子这句“就因为你是我妈”,不得不使我们反省,我们是否也如此对待过自己的孩子呢?我们很多妈妈不愿意放下架子,害怕失去做妈妈的威信。殊不知,我们的威信其实是来源于一种平等相待的亲子关系。所以,我们应该放下架子,不拿身份和权威对孩子发号施令,而是以平和的心态与他真诚地沟通。

▲ 满足孩子的平等需求

   对于13岁前的孩子来说,我们与他平等交流是很重要的,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用正确的方式去满足孩子的平等需求。我们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保护他的自尊心,理解、信任他,尊重他的想法和意见,等等。

   我们想要孩子做到什么,自己就要带头去做,不能自己不去做而一味地要求他去做。如果我们做错了事情,要允许孩子指出我们的错误。这样一来,我们不仅履行了教育孩子的责任,而且还让他感受到了平等。

   

47. 认同孩子的委屈,别急着讲大道理——自己人效应

   

   从心理学角度讲,自己人效应是指人们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易接受。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自己人效应告诉我们,要使孩子接受我们的想法和意见,那就必须与孩子保持“同体观”,让孩子把我们当成自己人,这样才能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我们与孩子沟通时,我们要有效利用“自己人效应”,让孩子体会到我们是他最亲近的人,我们是理解他的,我们是真正为他好的,这样一来,他才愿意和我们交流,我们就更容易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他才会更容易接受我们所说的话。

   但是,在平日里,我们很容易忽视“自己人效应”,经常对孩子进行说教,他根本体会不到我们是他的自己人,结果我们与他的心理产生越来越大的距离和隔阂,更谈不上很好地沟通,自然也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一天,11岁的杨光放学回到家,把书包一丢,气呼呼地说:“今天真是气死我了,就因为我迟到了两分钟,老师就不让我做早操。”

   妈妈说:“你没资格生老师的气,这本来就是你的错误,如果你不迟到,那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杨光争辩道:“妈,你是不知道,老师让我站在一边,所有同学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真是丢死人了,这些都是老师害的。”

   妈妈说:“这时候知道丢人了,知道丢人就不应该迟到,你还有脸怪老师,怪就怪你自己。”

   听到妈妈不理解的话语,杨光更觉得委屈了,大声喊道:“你就知道说我,一点儿也不把我当回事,一点儿也不考虑我的感受。”

   说完,杨光就气冲冲地跑出了家门……

   从心理学角度讲,当孩子受到了委屈,他需要得到妈妈的同情与理解。然而,杨光的妈妈却说了一大堆不理解他的话语,他的委屈不但没有减缓,反而更加剧了。可见,当孩子受委屈的时候,我们对他进行说教,他是不会心平气和接受的,只会火上浇油,让他无法释放内心的委屈,可能会造成他心理的创伤。

   其实,杨光的妈妈应该体谅他的心情,可以这样说:“那一定让你很生气,妈妈能够理解你的心情。”当妈妈对杨光的委屈表示认同时,他的情绪就会得到缓和。然后,妈妈再加以适当的开导,比如可以说:“你的心情妈妈能理解,老师让你站到一边,也是让你记住这次教训。如果你以后可以提前到达做早操的地方,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妈妈相信你可以做到的。”

   因此,面对受到委屈的孩子,我们不要急着给他讲大道理,更不要指责或批评他,而是应该认同、理解他,体会他内心的愤怒和无助,让他的情绪得到释放,让他的委屈得到缓解。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 善于倾听孩子的委屈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敏感的,有时候他会感到很委屈。这时候,孩子希望对最亲近的人倾诉,而作为妈妈的我们便成了他的倾诉对象。其实,孩子并不需要我们为他做主,替他讨回公道,而是需要我们认同他的委屈,理解他的感受。

   因此,当孩子向我们倾诉他的委屈时,我们不要打断他,更不要急着讲大道理,而是耐心地倾听他的讲述,让他把内心的委屈一吐为快。另外,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的表情和眼神都要流露出对孩子的认同和理解,这样更有利于抚慰他受委屈的心灵。

▲ 认同并理解孩子的委屈

   当孩子倾诉完内心的委屈之后,我们不要急着讲大道理,而是要对他的委屈表现出同情和理解。比如,我们可以这样对孩子说:“那一定让你感到不舒服,妈妈能够理解。”我们理解的言语会让孩子觉得这是正常反应,心里会好受一些。我们也可以说:“你不要太伤心,一切都会过去的,妈妈相信你。”我们安慰的言语会让孩子感到心有所依,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他的委屈就会得到缓解。

▲ 讲道理要讲究技巧

  我们不急着给孩子讲大道理,并不代表我们不讲道理,而是要注意讲道理的方式。首先,在认同和理解孩子的前提下,我们才可以给他讲道理。这样一来,孩子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我们所说的话。

  其次,我们要耐心给孩子讲道理,不要太着急,让这些道理自然而然地流入他的内心。

  最后,我们讲道理要让孩子真正明白,让他知道应该如何去做,更要善于付出真情实感来打动和感化他,也就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孩子才能理解我们的用心,学会真实表达自己的情绪,坦然面对遇到的事情。

   

48. 不打断孩子,做他最忠实的倾听者——霍桑效应

   

   霍桑工厂是美国芝加哥的一家电器公司,虽然工厂的设施和制度比较完善,但是员工却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不理想。为了探究原因,一个由心理学家等各种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霍桑工厂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

   其中有一个“谈话实验”,在大约两年的时间内,这些专家与员工谈话多达两万多人次,在谈话的过程中,他们耐心倾听员工对工厂的各种不满,并不会反驳或训斥员工。结果,这个“谈话实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霍桑工厂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奇妙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究其原因,是员工一直对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有很多不满却无法释放,而“谈话实验”让他们把心中的不满全部释放出来了,他们的心情恢复了平静,就能够把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自然就能提高工作效率。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会遇到很多事情,由于他的心理比较脆弱,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和解决这些事情。这时候,我们不要去压制他,而是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帮助他把内心的不愉快释放出来,使其心灵恢复平静。

   浩然上3年级,他每天都会把学校发生的事情告诉妈妈。但是,妈妈觉得浩然说的话都是没用的,纯粹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于是,最近一段时间,只要浩然开口说学校的事,妈妈就会马上打断他,说:“竟说一些废话,如果你能把说废话的心思和时间用在学习上,那该多好啊!”

   有一天,浩然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回到家后,他很难过地向妈妈诉说这件事,还没等他说完,妈妈就抢先说:“不用再说了,老师批评你也是为你好,你还是自己好好去想想,你到底错在哪里了。”

   看到妈妈这种态度,浩然没有再讲下去。但是,浩然非常难过,因为他还没来得及告诉妈妈,真实的情况是老师误会他了。

   就这样,浩然与妈妈之间越来越没什么共同语言了。久而久之,浩然的性格也发生了改变,以前那个爱说爱笑的他不见了,如今的他变得沉默寡言。

   如果浩然的妈妈让孩子自由诉说,不去打断他,而是耐心地倾听,那么他就不会变得沉默寡言了。回想一下,我们在面对孩子诉说的时候,有没有打断他呢?如果有,那就马上停止吧!

   其实,我们都知道要和孩子沟通,也知道要倾听他的话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却经常会不等他说完就打断他,结果,根本无法起到沟通的效果。因此,我们要认真倾听孩子的诉说,不要打断他,做他最忠实的倾听者。

▲ 听孩子把话说完

   在生活中,当孩子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我们就会打断他的话,替他把意思完整表述出来;当孩子正在诉说高兴的事情时,我们会因为忙着做事情而打断他的话;当孩子做了违反我们意愿的错事时,我们会打断他的解释,不分青红皂白地一顿训斥……

   对于13岁前的孩子来说,他向我们诉说内心的感受,我们经常打断他的话,不仅不利于他提高表达与交往能力,而且还会影响他的心理发展。因此,与孩子交流时,我们不要着急去打断他的话,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然后再决定如何去引导和帮助他。

▲ 倾听孩子需要耐心

   8岁的美雅和同学发生了矛盾,回到家后,她就边哭边向妈妈倾诉。妈妈并没有打断美雅,而是一边给她擦眼泪,一边听她诉说。说着说着,美雅慢慢停止了哭泣。当美雅倾诉完自己的心事后,伸展了一下身体,微笑着对妈妈说:“妈妈,谢谢你听我说话,我现在已经好了,我去写作业了。”说完,美雅高兴地走进书房……

   从哭泣到高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美雅竟有如此大的变化,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美雅的妈妈耐心倾听了她的心声。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孩子向我们倾诉,并不是寻求我们的帮助,只是他的一种宣泄方式。这时候,我们更需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话,给他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

▲ 不要提前下结论

   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我们经常会打断他的话,凭他的只言片语就提前下结论。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听到孩子说上几句话,我们就会在脑海中想象出结尾。我们自认为已经知道了孩子接下来会说什么,就没有了听下去的兴趣和热情,于是就马上下结论:“好了,你不用说了,我已经明白你的意思了,你不就是想……”

   但是,我们却从没有思考过,妄自下的结论可能与孩子想说的不一样。其实,仔细回想一下就会发现,当听孩子说话时,自己最初的结论与最后的事实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我们按照最初的结论对孩子进行教育,难免会冤枉或误导了他。所以,我们一定不要打断孩子,更不要提前下结论。

   

49. 别对孩子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简短原则

   

   回想一下与孩子的沟通过程,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经常对孩子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说了很多没用的话。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有人希望我们去做某件事情,说出一大堆必须去做的理由,我们又会怎么想呢?通常来说,别人说出的理由越多越详细,我们的反抗意识就会越强烈。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他的心理和我们一样,我们对他提出的要求越多,他越不愿意听我们说话。相反,我们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越简短,他越愿意按照我们说的去做。这就是我们与孩子沟通中的重要原则——简短原则。

   也许,我们做妈妈的会感到疑惑,这个简短原则真的管用吗?因为我们觉得,对孩子说了很多话,他都不见得按照我们说的去做,如果以简短的方式对他说话,他应该更不会按照我们说的去做。

   儿童心理学通过研究和实践表明:当父母试图通过很多理由向孩子诉说时,太多的话语会把孩子弄迷糊,他就会变得烦躁不安,进而降低与父母合作的可能性。然而,当父母放弃长篇大论,而是简短地诉说时,孩子会更愿意与父母合作。

   晓梦9岁了,每天早晨将要上学时,总会因为找不到红领巾而耽误很多时间。一开始,妈妈总会长篇大论地说:“你总是找不到红领巾,这会浪费很多时间,你上学就会迟到,而我上班也会迟到……”

   只要听到妈妈这样说,晓梦就会大哭起来,喊道:“我的红领巾呢?要是迟到了怎么办呢?如果找不到红领巾,班级就会因为我而扣分,怎么办呢?”

   每当这个时候,全家人就要集体出动,给晓梦找红领巾……

   直到妈妈改变了与晓梦的说话方式,这种状况才得以好转。再次面对晓梦找不到红领巾,妈妈没有对她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平静地说:“以后你把红领巾放在你的书桌上,就不会找不到了。”

   从此之后,晓梦很少出现找不到红领巾的情况。

   妈妈对晓梦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只会更加强调晓梦的错误行为,并没有起到引导和帮助她去改正的效果。然而,当妈妈用简短的话说出对晓梦的要求时,她反而更容易接受,进而改正了不好的行为。因此,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我们要放弃长篇大论的说教,运用简短原则,这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别对孩子说教个没完

   很多妈妈为了表达自己的希望和期待,就会采用“说教”的方式,结果导致孩子很不情愿听我们说话。一个9岁的小女孩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最不喜欢听妈妈说话了,如果她希望我去做一件事情,她就会说个没完没了,直到我不得不去做为止……”

   可见,说教并不是有效的沟通方式。因此,当我们要求孩子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简约地表达出来。比如,我们希望孩子把洗干净的衣服叠放起来,我们就可以平静地说:“把衣服叠放起来吧!”虽然我们只说了一句话,但是对孩子却有震慑力。

▲ 不对孩子说“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回家先写作业再去玩,你就是不听话啊!”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出门要记得带钥匙,你得让我提醒多少次啊!”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饭前要先洗手,每次都得重复,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

   面对孩子一些不好的行为,很多妈妈都会这样与他沟通。事实上,“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是我们一直在强调孩子的错误行为,表现了我们对孩子不尊重的态度。这种沟通方式,不仅不会让孩子改正错误行为,而且还会使他产生反抗情绪。因此,我们以后千万不要对孩子说“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

▲ 真情流露比说教更有效

   有时候,当孩子没按照我们说的去做时,我们就会对他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即使孩子按照我们说的去做了,也不会发展成他自愿的行为。其实,我们对孩子的真情流露比说教更有效,因为当我们把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时,孩子就会主动去审视自己的行为,并会主动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比如,当孩子把书桌弄得乱七八糟时,我们先不要去指责或批评他,而是发自内心地说:“我是多么希望看到整洁的书桌啊!”虽然是简短的一句话,但是孩子能从中听出我们对他的尊重,他就会更容易接受我们所说的话,从而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而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为。

50. 多抽点时间陪陪孩子,经常与他唠唠家常——调味品效应

   

   在人际交往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效应——调味品效应,即一些生活中的“废话”、“闲话”却起到了调味品的作用,使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这些“废话”、“闲话”怎么会使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呢?心理学家给出了答案:一些“废话”、“闲话”充当了生活中的调味品,增进了人们之间的了解和交流,从而避免和消除了误会,使生活更加和谐。

   其实,与孩子的沟通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经常与他唠唠家常,说一些“废话”、“闲话”,调节一下他的“胃口”,就可以放松心情,促进感情的交流,增进互相之间的了解,使交流更加顺畅,使亲子关系更加亲近。由此可见,调味品效应具有积极的作用。

   事实上,一些孩子的问题,就是在唠家常中得到了解决。因为,我们通过与孩子唠家常的方式对他进行教育,可以消除他的防备心理,他会更容易接受我们所说的话。这种说话方式不会引起他的厌烦心理,更不会激起他的逆反心理。

   一天,伟强的妈妈接到老师的电话,大概的意思是:班上一位同学丢了东西,怀疑是伟强偷偷拿走了,希望她可以对伟强进行询问和教育。伟强放学回来后,妈妈一边忙着摘菜,一边与他闲聊:“儿子,我今天看了一份报纸,突然想起了小时候做过的一件错事。”

   听到妈妈说自己做了错事,他立即来了精神,问道:“妈妈,您做了什么错事呢?”

   妈妈停下了手中的活,继续说:“刚上小学的时候,一位同学拿了一件很好玩的玩具,出于好奇,我就偷偷把玩具拿回了家。但是回到家后,我心里一直惦记着,害怕被人拆穿。”

   伟强追问道:“后来呢?”

   “后来,你姥姥看出了我的心思,我把事情告诉了她,她只对我说了一句话:‘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听到这句理解的话,我的眼泪就流下来了,我发誓以后都不可以偷别人的东西。”说完,妈妈的眼睛湿润了。

   伟强继续询问:“那您是怎么处理那件玩具的呢?”

   “第二天,我就把玩具还给了同学,向同学真诚地道了歉,并主动向老师承认了错误。”

   听到这里,伟强低下了头,对妈妈说:“妈妈,我错了,我今天偷拿了同学的东西,我给您丢脸了。”

   说完,伟强流下了惭愧的眼泪。妈妈一边给伟强擦眼泪,一边安慰道:“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

   伟强抬起头,用坚定的眼神看着妈妈,说:“妈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您放心,我以后再也不偷别人的东西了。”

   可见,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利用这种唠家常的方式比普通的说教更有效。因此,我们要多抽时间陪陪孩子,经常与他唠唠家常,了解他的内心,从而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 有效利用生活中的闲聊时刻

   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不必刻意去教育他,生活中的很多闲聊时刻都可以成为教育他的机会。在我们与孩子的闲聊过程中,他的心情处于放松状态,可能就会把平时不愿意向我们倾诉的话说出来。

   我们只要多留份心,就会发现很多闲聊时刻。比如,我们可以利用接孩子上学、放学路上的时间,聊一聊他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了解他的现状;可以利用与孩子一起做事的时间,聊一聊他最近关注些什么,进而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可以利用散步的时间,聊一聊他最近学习的情况,进而给他出谋划策;等等。

▲ 留出整段时间陪陪孩子

   由于我们忙于工作,很少能抽出时间陪陪孩子。即使在陪孩子的时候,也可能因为想其他的事情,而无法全心全意陪他。这样一来,不仅起不到沟通的效果,反而让孩子感到不受重视。因此,我们要用心陪孩子,要留出整段的空余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什么也不做,专心陪他。

▲ 经常倾听孩子的心声

   在生活中,我们与孩子的沟通仅限于学习方面的问题。而且,只有在孩子出现问题时,我们才会想到找他沟通。结果,在这种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总是教训或批评孩子,他自然就会关闭自己的心门,导致沟通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

   其实,我们与孩子的沟通应该在每时每刻中进行,我们应该经常倾听他的心声。另外,我们与孩子谈论的话题不要只局限于他的学习,还可以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谈论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了解孩子,及时解决发生在他身上的问题。

   

51. 沟通时,摆正自己与孩子的位置——坐向效应

   

   有的妈妈很苦恼:我经常与孩子沟通,也很注意一些方法,比如,我不会打断他的话,不会对他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会耐心倾听他的心声,但是却仍然收不到良好的沟通效果。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是这些沟通的方法没有效果吗?

   事实上,不是这些沟通的方法没有效果,而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沟通中的一些细节,结果造成了孩子的心理出现障碍,让他无法接受我们的话语,进而使沟通无法产生良好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我们与孩子沟通时,都会与他面对面而坐。但是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与人面对面而坐,容易产生一种自然的压迫感,产生一种对立的情绪。事实上,我们与孩子的沟通之所以无法产生良好的效果,是因为我们不了解一个重要的效应——坐向效应。

   在人际交往心理学中,坐向效应是指由于就坐位置的方向而产生的心理效应,会影响交流的效果。这一效应源于美国的一个电视节目:

   美国有一个评论型的电视节目,节目中找来的评论者都是一时之选。但是,每期节目总是无法掀起评论的高潮,结果就草草收场。制片人希望把节目办得更出色一些,于是就去请教了一位心理学家。

   这位心理学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改变座位的放置方向。也就是说,改变一下评论者的就坐位置,由以前的横排而坐,改成面对面而坐。制片人接受了这个建议,自此之后,每期节目都能掀起评论的高潮。不久之后,这个电视节目成为了观众争相观看的节目。

   难道就坐位置真的能产生如此神奇的效果吗?真的能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吗?答案是真实的,究其原因,是正面直视的视觉感受而造成的。当两个人面对面而坐时,彼此的视线就会比较强烈,容易形成对立的关系,并具有一种直刺对方心理的攻击性。

   因此,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我们一定不要忽视了这个细节,要注意摆正自己与孩子的位置。另外,我们与孩子的位置不同,他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就会影响沟通的效果,自然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

   比如,当我们想要询问孩子最近的情况时,如果我们与他面对面而坐,他就会比较紧张,甚至会怀疑我们是有目的地试探他,他自然不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情况;如果我们坐在他的身边,他就会比较有安全感,从心理上觉得妈妈会站在他的一边,一般情况下,他就会愿意坦露自己的心声。

   因此,为了达到最佳的沟通效果和教育效果,我们做妈妈的一定要摆正自己与孩子的位置。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就坐位置。那么,我们遇到不同的情况,应该如何去做呢?

   平时与孩子交流时,我们一定要避免与他面对面而坐,应该是坐在他的身边。这样的就坐位置能使我们与孩子的交流在平静的气氛中进行,进而避免互相之间产生不必要的冲突。虽然这种方式不会产生威慑力,但是却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使他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近。

   在表扬孩子时,我们一定要避免与他面对面而坐,因为,这样不仅达不到应有的表扬效果,甚至会被他误解为讽刺或挖苦。因此,我们在表扬孩子时,应该坐在他的身边,或者是倾斜交叉而坐。

   当孩子做错事情时,如果我们只是想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想过于严厉地批评他,那么就需要坐在他的身边,心平气和地对他说话,眼神要流露出对他的信任和鼓舞;如果我们想要对他进行比较严厉的批评,那么就需要与他面对面而坐,用眼光直视他,语调可以相应提高,使他的心理受到震慑。

   总之,面对不同性格的孩子,面对不同事情的具体情况,我们要有效利用坐向效应,采取不同的就坐位置,以此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52. 善用让孩子感觉更温暖的沟通方式——身体语言定律

   

   谈到与孩子的沟通,我们的脑海中马上就会浮现出一个场景:妈妈说,孩子听。我们一直都认为,语言是沟通的全部。其实不然,我们与孩子沟通时,即使不说话,也可以通过我们的身体语言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就是所谓的身体语言定律。

   心理学家认为:身体语言定律,是指运用恰当的眼神、表情、动作等来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方法。比如,当我们对孩子表示喜欢时,可以给他一个灿烂的微笑;当我们对孩子表示赞许时,可以竖起大拇指;当我们安慰哭泣的孩子时,可以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当我们批评做错事的孩子时,可以神情严肃地看着他……

   马林8岁了,在他的内心世界里,有很多好奇的问题,他经常会向妈妈发问。一天,妈妈送马林上学,在学校门口,马林一下子被一辆新型小汽车吸引住了,他从来没见过这辆车,于是问妈妈:“妈妈,你知道这是什么牌子的汽车吗?”

   妈妈着急上班,希望可以快点离开,于是匆匆看了一眼,就告诉马林:“妈妈不知道,妈妈上班要迟到了,你快点进学校吧!”

   马林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一本正经地说:“妈妈没有认真回答我的问题。”

   马林的一句话点醒了妈妈,因为她当时只是匆忙看了一眼车的牌子就说自己不知道,分明就是在敷衍马林,从她的表情、动作中,马林看出了妈妈的着急,也看出了妈妈没有心思回答问题。

   于是,妈妈真诚地对马林说:“儿子,对不起,妈妈刚才没有认真回答你的问题。”

   说完,妈妈走到汽车的旁边,仔细看了看汽车的牌子,说:“妈妈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个车的牌子记下来,晚上回去查一查,好不好?”

   马林微笑地说:“好的,妈妈,那你赶快去上班吧!”说完,马林高兴地跑进了学校……

   从马林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决定沟通效果的是身体语言。虽然马林的年龄较小,但是他的观察力却是敏锐的,他可以从妈妈的表情、动作中判断出妈妈的态度。因此,我们在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注意身体语言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善于运用让孩子感觉更温暖的沟通方式,以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

   那么,哪些沟通方式可以让孩子感觉到温暖呢?

▲ 经常给孩子灿烂的微笑

   “知心姐姐”卢勤老师曾经说:“对孩子来说,爸爸妈妈的面部表情非常重要。微笑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它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们温暖。”当我们给孩子一个灿烂的微笑时,他能从中感到一种来自妈妈的认可与鼓励,能从中体验一份浓浓的爱意。如果我们经常对着孩子微笑,他会更愿意把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因此,我们做妈妈想让亲子沟通更加顺畅,就应该多给孩子灿烂的微笑。

▲ 拍拍孩子的肩膀

   拍拍孩子的肩膀是一种无言的沟通,妈妈通过这个动作传递给孩子的是一种温暖的爱,可以收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因为,这个动作能拉近我们与孩子的距离,使他对我们产生一种理解和信任。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拍肩膀动作比其他的沟通方式更有效果。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当孩子伤心难过时,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应该拍拍孩子的肩膀,给他以鼓励、安慰与激励,让他感受到来自妈妈的温暖。

▲ 用眼神与孩子交流

   眼神可以让我们与孩子进行“心灵对话”,从我们传递给孩子的眼神中,他可以读懂我们要表达的信息。比如,当孩子想要做某一件事情时,他会先看看妈妈的眼神,如果妈妈的眼神是柔和的,就表示允许他去做;如果妈妈的眼神是严肃的,就表示反对他去做。

   我们千万不要小看眼神的威力,我们的每一个眼神都会震慑到孩子的内心,可以拉近我们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促进亲子沟通。因此,我们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要保持亲切、信任和鼓励的眼神。

▲ 带给孩子温暖的拥抱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有一定程度的“皮肤饥饿感”,在父母与孩子的接触中,拥抱最能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妈妈的拥抱是平息孩子不良情绪的一贴良药,会让他感到被爱的温暖与幸福。拥抱孩子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可以带给他温暖,让他获得精神满足,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53. 尝试用幽默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幽默效应

  

  幽默是神奇的,它能让人感到轻松,同时又能给人意味深长的想象空间。可以说人人都喜欢恰当有趣的幽默。“幽默效应”是一种现象,就是人与人的沟通中,用幽默的表达方式使尴尬被化解,或者使一方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另一方的观点。

  很多妈妈认为,教育是那样严肃的一件事情,怎么能用幽默来表达呢?而且妈妈作为长辈,理应有地位、权威,使用幽默的教育方式,不是会让妈妈毫无威信吗?其实不然。心理学研究表明,家庭教育中的幽默具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力量。

  乔南在书房里做作业,妈妈则坐在书架旁看书。原本,母子俩互不干扰,可妈妈翻书间隙不经意地一抬眼,刚好看见乔南正在偷偷地摆弄书桌上的多功能文具盒。妈妈这边轻轻咳嗽了一声,乔南手一抖,赶紧回头,这才发现原本看书的妈妈正盯着他看。

  乔南紧张极了,他默默地低下头,等着即将到来的暴风骤雨。哪知道,妈妈忽然轻轻笑了一声:“南南啊,你是不是觉得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呢?”乔南一愣,随即也笑了,他调皮地说:“妈妈,看来还是您明察秋毫啊!”妈妈接着说:“眼看着‘革命’就要胜利了,你难道不想赶快脱离这个‘危险’地带吗?”乔南赶紧将自己该用的文具都拿了出来,随后把多功能文具盒推到了一旁,认认真真地写起作业来……

  乔南的妈妈用轻松幽默的口气与话语提醒乔南要认真做作业,这样的沟通让孩子不紧张,又能领会到妈妈的用意。试想,如果妈妈发现乔南搞小动作时就厉声训斥说:“你怎么这么不认真?学习的时候光想着玩,你怎么能学好?”这样的话语可能只是一时让孩子认真起来,但过后他也许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所以,幽默的沟通才是能拉近妈妈与孩子距离的最好沟通方式——首先,妈妈的幽默将会使孩子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会大大降低孩子对我们的教育的抵触情绪;其次,幽默会让妈妈高高在上的形象变得不那么“遥不可及”,孩子会感觉到亲切,这将有利于亲子间的沟通;最后,幽默能让孩子在笑声中领悟道理,他可能会对这样的教育记忆更为深刻。

  鉴于幽默有如此多的好处,我们何不尝试一下呢?

▲ 妈妈要培养自己的幽默感

  幽默感是可以培养的,无论是孩子的还是我们自己的,而我们首先应该要培养自己具有幽默感。平时我们可以多看一些幽默类的书籍,多关注一下具有幽默感的人的表达方式。当然,这种幽默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不能是低俗的无聊的幽默,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有智慧的幽默,要能使孩子在笑声中受到教育。

▲ 要会巧妙运用幽默

   当我们慢慢培养起自己的幽默感之后,我们就要将其应用到实际中去。这就要求我们要会巧妙地运用幽默,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第一,我们运用幽默的方法要巧妙,不能生硬地去幽默。有的妈妈可能只顾着要达到幽默的效果,却根本没考虑幽默的运用环境,这样一来幽默的效果不但显现不出来,还有可能会出现反效果。比如,孩子考试失利,原本已经很沮丧了,可妈妈此时却“幽默”地说:“啊呀,我们家的博士怎么在这小阴沟里翻船了呢?”妈妈的本意可能是想要让孩子笑一笑,缓解一下沮丧的情绪,但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下,敏感的孩子就会认为妈妈是在讽刺他,他可能因此还会产生心理负担,这就是幽默的反效果。因此,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当时讨论的事情以及事情发生的环境,适当地将幽默的语句加入进去,让幽默在其中起到一个点睛的效果。而且,如果当时并不适合使用幽默,我们就不要非要去幽默了。

   第二,我们运用幽默时一定要注意分寸。即便是对孩子,如果我们“玩笑开大了”,他也一样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他可能会对我们的话产生一种抵触的情绪。我们该适度地用幽默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让孩子能领会到我们的教育意图。

   第三,学会采用多种幽默的方式。幽默不一定只用语言来表达出来,动作、表情等等都可以向孩子传递幽默的信号。我们不一定非要用很夸张的表情动作,瞪大眼睛,或者做几个可爱的小动作这些都是表达幽默的方式。

▲ 不要忘了在幽默中加入理性教育

   我们不能只将幽默当成是一种简单的逗人一笑的表达方式,我们该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抓住他的问题所在,在教育中嵌入幽默,或者是将幽默融入到教育之中。简单些说,就是将幽默当成是教育的一种方法,无论是说的话,做出来的动作、表情,都该让孩子从笑声中有所感悟,要让他能有所收获。

54. 最终以快乐的基调结束与孩子的谈话——近因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做了一个实验,他用一篇文章描述了一个人的性格,只不过上半部分描述的是这个人内向的一面,而下半部分描述的则是他外向的一面。然后,洛钦斯开始进行分组实验。他要求第一组先读文章的上半部分,然后要他们描述这个人的性格,接着他再让他们读文章的下半部分,最后问他们对这个人的总体印象。而对第二组,他则要求他们先读文章的下半部分,描述此人的性格之后,再读文章的上半部分,最后同样是问他们对这个人的总体印象。

  实验结束后,洛钦斯将结果收集上来,发现第一组的人认为文章里描述的人是外向性格,而第二组的人则认为那人是内向性格。在这两组实验中,洛钦斯揭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如果人们对某一事物已经形成了某种印象,那么新出现的具有对立意义的刺激就会将这种印象反转过来,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对立的印象。社会心理学将这样的现象称之为“近因效应”。

  心理学上这个“近因效应”的“近因”,就是指的“个体最近所获得的信息”,也就是上面故事中人们最后阅读的那一部分文字。而所谓“近因效应”,则指的是当一个人一次性接受了很多刺激时,在他头脑中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总体印象的形成,新近获得的信息所带来的影响,往往要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从故事中来看,就是人们对文章中人的总体印象,总是他们最后阅读的那一部分文字的描述。

  在家庭教育中,这种近因效应也经常出现。比如,妈妈在鼓励孩子要好好学习时,说“你还是能进步的,虽然基础有些差”和“尽管你基础不好,但你也一定能进步”,这样的两句话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显然前一句会让孩子更加悲观,而后一句却会带给他希望。

  13岁前的孩子非常敏感,我们必须要选用恰当的方式与他进行沟通,这样他才能和我们交换思想,才会对我们敞开心扉。即便是一段谈话的最终结束语,我们也要格外注意,只有快乐的基调,才是结束谈话的最好基调。

▲ 注意语言表达顺序

  从近因效应我们就能看出来,话语表达顺序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我们在与孩子谈话时,不要“竹筒倒豆子”似的一股脑地都说出来,也不管每句话是不是中听。我们至少要思考一下话语内容的顺序,斟酌一下怎样说才能让我们的话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该尽量将一些严肃的、揭示问题的话放在前面说,而将那些表扬、期待的话语放在最后说。

▲ 要用令人愉悦的表达结束谈话

   霖霖玩妈妈的电脑时,不小心把一个文件给删掉了。他战战兢兢地将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一着急冲他好一顿数落,有几句话还说得很冲,霖霖听了也有些不舒服。最后,妈妈叹了口气说:“唉!好了好了,丢了的文件也找不回来了。可能我刚才说的话重了些,不过你也要体会我的心情啊!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吧?你可是个很乖的孩子哦!”霖霖听了,连忙点头,内心充满了对妈妈的愧疚,他自己在心里暗暗地说:“下次绝对不会再弄丢妈妈的东西了!”

   霖霖的妈妈就使用“近因效应”,以一种令人愉悦的表达结束了谈话,这样的结束语不但让霖霖记住了这个教训,还能使他在未来的日子里时常督促自己,妈妈的教育目的也同时达到了。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也可以采取霖霖的妈妈这样的做法,批评、管教孩子时,最后的结束语落于一种轻松的表达之上,落于孩子喜欢听的话语之上,这就能缓解孩子之前因为受到批评而产生的沮丧情绪,同时也会让他产生希望,他就会积极地行动起来,以纠正错误、弥补缺点。否则,如果我们使用一种严厉的话语态度做结尾,比如“下不为例,不然看我怎么收拾你”,这样的话语就会让孩子的头脑中总是萦绕着我们的批评,他的内心也会变得痛苦无比,我们的教育效果也会事倍功半。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