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教育孩子,学点赏识与批评的心理学
A+ A-

  

   赏识与批评,是教育孩子过程中我们最常用的两种方法。不过,赏识也要用得好,才能使孩子从中受到鼓励;而批评更要做得恰到好处,才能让孩子从中领悟道理。所以说,教育孩子,我们也要学习一些赏识和批评的心理学,以使我们的教育更加人性化。

  

55. 赏识教育的“真实谎言”——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有一次他考察美国某学校,随意从每一个班里抽出了3名学生。最后,他将18个人名写在了一张纸上交给了校长,并很认真地对校长说:“经过科学测定,这18名学生全都是智商型人才。”校长听后,将这张表格保存了下来。

  之后过了半年,罗森塔尔又一次来到这所学校,结果发现他之前记录在表格中的18名学生与之前相比全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他们也显得活泼开朗,和老师的关系也非常融洽。而等他们长大成人,这些人又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这18位学生之所以有了如此大的变化,就是因为罗森塔尔和学校的校长老师们都对他们产生了期望,所有人都相信他们就是“智商型人才”。而这些孩子受到了这种期望的鼓舞,他们内心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所以他们才会取得后来的那些成绩。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

  可事实上,这18位学生真的如罗森塔尔所说是“智商型人才”吗?其实,他们不过是罗森塔尔随便挑选的学生罢了,只不过他们身上背上了罗森塔尔和老师们的“赏识”而已。由此可见,在赏识教育中,如果我们善于运用这些“真实的谎言”,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也会用成绩回应我们的期待的。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小时候的故事,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卡耐基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后来卡耐基9岁时,父亲为他带来了一位继母。在继母刚进家门那天,父亲就指着卡耐基对自己的第二任妻子说:“以后你可要对他多加提防,他是全镇公认最坏的孩子。也许某一天,你会被这个倒霉蛋害得头疼不已。”

  但继母却微笑着走到了卡耐基的面前,摸了摸他的头,然后笑着说:“怎么可以这样说呢?你看,这样的孩子明明是全镇最聪明、最快乐的孩子,怎么会是最坏的孩子呢?”

  卡耐基原本是不想接受继母的,因为他觉得“继母”这个词会带给他霉运。可继母第一次见他时说的那句话,却深深打动了他。因为之前,从来没有人对他说过这样的话,就算是他的母亲也没有这样称赞过他。

  就是这样的一句话,使他开始和继母成为朋友;也正是这样的一句话,让他内心产生了一种动力,这促使他在日后走向了更大的成功。

  这就是赏识教育的力量,这也是期望效应的力量。其实无论是罗森塔尔,还是卡耐基的母亲,他们不过是用一个小小的、善意的谎言表达了一种期望,可就是这个期望却给孩子们的内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在这样的期望之下,那18个孩子才会努力学习,卡耐基也才会认真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

▲ 根据孩子的能力来赏识

  虽然我们说一些“善意的谎言”可以成为孩子前进的动力,但是这样的赏识也要以孩子的能力为出发点。否则,如果我们的期望值超出了孩子的能力所及,那么孩子不但从中得不到鼓励,还会因为期望值过高而产生一种羞愧、失望的情绪,这就适得其反了。

  我们需要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分清他的优势与劣势,并要充分考虑孩子是不是能在我们的这种赏识激励之下有所进步。之后,我们再给孩子以恰当的期望赏识,以保证孩子在经过自己的努力之后,能够达到我们的期望。

▲ 不要总将赏识的话挂在嘴边

   对于孩子来说,我们的赏识只要在最关键的时候点一下就好。否则,如果我们经常将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并经常以“激励”为名来说给孩子听的话,那么孩子要么是因为“赏识疲劳”而对这样的话再没有任何反应,要么就会因为我们对他的期望太迫切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也就是说,我们对孩子的赏识也要分场合去说,比如孩子失败时,这样的赏识就是鼓励,也是他再次前进的推进剂;当孩子懈怠时,我们的赏识就是兴奋剂,是激发他继续前进的动力……总之,我们的赏识不能滥用,要用得恰到好处。

56. 赏识的是孩子的勤奋与努力,而不是他的聪明

  

  聪明,指一个人智力强、天资高。由此可见,“聪明”只是天赋,只是一个人天生如此罢了。确切些说,聪明并没有什么好夸耀的,就好像大部分人生下来就能看见东西一样,是与生俱来的罢了。

  我们之所以这样平淡地描述“聪明”,不过就是要提醒自己,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时,不要总将“聪明”二字挂在嘴边,这对孩子的再发展是没有好处的。

  暮阳从小就表现得很机灵,妈妈教他些知识,他一学就会。于是,妈妈一直都夸赞暮阳说:“我家宝贝真聪明!”暮阳对妈妈的这种夸奖感到很受用。后来,暮阳上了小学,“聪明”的天资也在最开始时帮他取得了好成绩,妈妈总是开心地说:“宝贝你太聪明了!我为你骄傲!”

  结果,妈妈的这种“聪明夸奖”让暮阳产生了一种错觉,他认为自己不用费劲就能学会知识,因为自己很聪明。于是,暮阳不再努力学习,开始吃起了“聪明的老本儿”。可是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也越来越多,暮阳的聪明渐渐地显现不出来了。妈妈眼瞅着他的学习成绩一天天往下掉非常着急,她不明白原本那么聪明的儿子怎么忽然就变笨了呢?

  暮阳“变笨”的原因,就在于妈妈之前的那些夸奖。孩子总有一种错误的心理,如果有人经常夸他聪明,他就会误以为自己所得到的成绩全赖聪明所“赐”,所以他就会像暮阳那样再不愿意去努力。

  这也就是说,赏识教育也要掌握一个技巧,夸奖孩子应该夸他真正做出来的,而不是夸他的天资。只有赏识他的勤奋与努力,他才会受到激励而“更上一层楼”。

▲ 故意忽略孩子的聪明

   这种故意忽略可能在很多妈妈看来很不容易,毕竟谁不希望自己有一个聪明的孩子呢?一位妈妈与我们分享了她的经验:

   一次,女儿放学回家抱了个小奖状回来,她成为了班里的“数学小明星”。女儿骄傲地说:“妈妈,我一路拿着奖状回来,邻居的叔叔阿姨看见我的奖状都夸我聪明呢!”我故意表情冷淡地回答:“哦。”女儿的兴奋劲儿一下子弱了许多:“妈妈,您不为我高兴吗?”我说:“我只为你的努力和勤奋而高兴。”

   当时女儿似乎并不太明白聪明、勤奋、努力之间的关系。后来每次她自夸聪明或者别人说她聪明时,我的表情都很平静。心细的女儿慢慢发现,她只有真正勤奋努力,我才会高兴,于是她也不再单纯追求聪明的夸奖了,再做任何事她都以勤奋努力为奋斗基础了。

   参考这位妈妈的做法时,我们需要注意一点,忽略孩子的聪明,并不是要否定孩子的成绩,我们只是忽略对他天资的赞扬罢了。当然,我们也不能否定孩子的聪明,毕竟这原本就是他具有的优势,我们要引导他将其好好发挥出来。

▲ 帮孩子将成绩归结到努力之上

  孩子取得好成绩之后,我们应该对他的勤奋努力予以肯定。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帮孩子将他的成绩与他的努力相挂钩。也就是说,我们要与孩子一起分析他的成绩都是如何得来的,比如,做对了一道数学题,是他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做作业,并经过自己的思考而得来的;而写对了生字、单词,则是他平时认真预习复习,不厌其烦地努力记忆得来的;跑得快是他练得勤,跳绳跳得又快又多自然也与他的锻炼分不开,等等。

  我们帮孩子将成绩归结到努力上,是要让他自己看到自己的勤奋努力所带来的结果,让他能从心底明白什么才是他好成绩的真实来源。

  另外,虽然我们可以避免用“聪明”来夸奖孩子,可当他走出家门之后,邻居、路人,甚至就连他的同伴们都有可能再次用聪明来夸奖他。所以,我们要让孩子自己就能认识到聪明和努力的区别,让他自己去回避因为被夸奖聪明而带来的浮躁心理。因此,帮孩子认清他的成绩都是如何得来的,也会帮他认清自己,他也就不会受到他人这种不恰当称赞的影响了。

57. 用鼓励来成就孩子的自信心——手套效应

  

  鼓励是赏识教育常用的一种手段,关于鼓励,心理学中有一个“手套效应”。而关于这个心理学现象,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美国一所小学中,很多孩子都参加了垒球队的训练,一个叫麦克的小男孩也去了。可是练习击球时,麦克总是显得很笨拙,他的球总也不能击中目标。和他一起训练的孩子们纷纷嘲笑他,有的孩子还开始议论说:“麦克不是打垒球的材料。”麦克感到有些沮丧,甚至失去了自信心,于是他找到教练说自己想要离开球队。

  可教练却拿出一副新手套说:“哦,不,麦克。我认为你之前打不好垒球,问题就出在你的手套上。现在,我送你一副新手套,相信你戴上这副手套后,一定可以打好垒球,你将会成为一名出色的队员。”

  麦克半信半疑地接过了手套,戴上新手套的他训练时更加刻苦了。在教练的鼓励下,麦克最终真的成为了学校垒球队里最优秀的队员。

  看完故事后我们就能明白,其实所谓的“手套效应”并不是那个手套有什么魔力,有魔力的是教练鼓励的话语。麦克在教练的鼓励下产生了自信心,因此才会更加刻苦地去训练,在自信心的激励下他才最终完成了转变。

  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手套效应”,通过鼓励,帮助丧失信心的孩子重拾自信,同时也给了他一个继续努力的理由。

▲ 我们先要能准备好“手套”

  孩子遇到了一些挫折,内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面对他的失败,我们是怎样的心情呢?是埋怨他能力差?还是满怀希望,相信他会成功?很显然,后一种心情才能帮我们准备好“手套”。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因为我们的希望就是孩子能够努力向前的最大精神依靠。不过,这种希望也要“有理有据”。有理,就是说我们的希望该是合理的,并没有异想天开;有据,则是要求我们要认清孩子的能力,大概能了解他可以发展到怎样的程度。这样,我们送出的“手套”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 用合适的“手套”鼓励孩子

   有的妈妈可能会有疑问,表达鼓励的“手套”还分什么合适不合适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来设想一下,麦克是因为垒球训练吃力才沮丧的,可如果教练没有给他新的垒球手套反而给了他一副足球守门员的手套,这件事情的最终结果还会是那样的吗?显然这个结果就是未知的了。

   这就是说,当我们看到孩子因为某些事情丧失信心之后,要通过沟通、观察来了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失去了信心。众所周知,“对症下药”才是最好的治疗疾病的方法。同样的道理,只有用适合孩子的鼓励方式去激励孩子,他才会从中受益。

▲ 选对送出“手套”的时机

  我们很多妈妈可能会认为,一直都对孩子施以鼓励就好了,在我们的鼓励下,还愁他会没有自信心吗?我们的确承认鼓励的作用,但是“何时鼓励”与“怎样鼓励”才是决定鼓励是不是能发挥最大作用的关键。否则,原本孩子就自信满满、动力十足,我们此时却送了副“手套”过去,虽然鼓励有作用,可太多的鼓励却有可能会让孩子感到厌烦,“手套”的作用不但没有发挥出来,还有可能产生了副作用。

  我们可以在孩子遇事退缩的时候送出“手套”,此时的鼓励是告诉他:他有足够的能力,应该勇敢地去尝试一下,他要有不畏艰难的勇气;我们也可以在孩子失败时送出“手套”,这时的鼓励就是在提醒他,不要为一两次的失败而彻底放弃,换一个新的“发动机”,他就能跑得更远;我们还可以在孩子懒惰时送出“手套”,这就是提醒他不能松懈,要想成功,他必须不断地前进,现在的鼓励是在为他注入足够的“动力机油”,使他能振奋起精神来……

58. 表扬太多,孩子也会心烦——边际递减效应

  

  19世纪的经济学家们为了解决价格的基本经济意义而发明了“边际递减效应”这个概念。所谓边际递减效应,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如一种投入要素连续等量地增加,当其达到一定产值之后,其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也就是说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就会出现递减。其中,边际的意思就是增量。

  也就是说,如果某种事物得到的太多,超过了原本的需求量,那么它所起到的作用有可能就会减少。德国经济学家戈森就曾经根据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提出过一个有关于享乐的法则,就是当同一种享乐不断地重复时,它所给人带来的享受就会逐渐递减。

  说起来,这个边际递减效应不仅在经济学中有用,其实在我们生活的每个方面都能发挥作用,当然在教育方面也不例外。我们在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时,有时不自觉地就会犯一个错误,为了鼓励孩子,我们就不停地表扬他,表面看去我们的目的很明确,但当这样的表扬越来越多时,边际递减效应随之就出现了——孩子在如此多的表扬下不但感受不到鼓励,反而越发地烦躁了。我们来看下面这两个研究的结果:

  美国斯坦福大学曾经在本校选择了150名学生进行研究,其结果显示,那些受到过度表扬的学生往往并不愿意承担风险,也不愿意付出努力,自我激励也非常少。

  斯坦福大学的卡罗尔·德韦克教授也曾经进行过一项类似的研究,他的研究对象是400名9岁的小学生。他准备对孩子们进行一项测试,测试的都是孩子们之前学过的知识。不过在测试前,研究人员一一对孩子们说:“在这一方面,你一定非常厉害!”结果,测试结束后,学生们所得的分数却比平时下降了20%,一些女孩子的成绩下降得更多。研究人员认为,孩子们之所以会表现失常,是因为测试之前对他们的表扬让他们倍感压力。

  因此,这位教授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经常表扬孩子聪明那就会让他们的表现失常,而且这种影响在女孩身上还会更为明显。

  可能之前我们一直认为表扬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因为这可以让孩子受到鼓励,于是我们对表扬的运用一直奉行一种“越多越好”的原则。但看完这两项研究结果之后,我们是不是也要对表扬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了呢?

  表扬也同样讲求一个度,适度的表扬才会让孩子从中获得力量;而相反的,过度的表扬却只能给孩子的内心带来负担,给他增添烦恼。

▲ 一定要说出具体的表扬内容

   对孩子不能笼统地说“你真棒”、“做得很好”、“你很厉害”这一类的表扬,而是要说出具体的表扬内容。比如,要表扬孩子的努力,表扬他经过不断坚持后取得的成就,表扬他不怕挫折的勇敢精神,等等。具体的表扬内容将会让孩子知道他哪里做得好,知道他可以在哪个方面继续去努力。

   当然,此时我们的表扬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歪曲事实,更不能为了哄孩子高兴而去捏造事实。

▲ 表扬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

  有时候我们对表扬会产生一种偏见,认为只有做得好的才能去表扬,做得不好的、甚至失败的,当然是不用表扬了,似乎应该批评。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这种偏见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将孩子引领进了一个误区,孩子在未来可能也会更看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

  其实,表扬除了可以对结果进行表扬之外,过程也该是值得我们称赞的一部分。比如,孩子攻克难题的过程,虽然最终他没有成功,但他敢于挑战困难的奋斗过程却是值得称赞的;还比如,孩子原本想帮我们洗衣服,但最后他没有漂干净肥皂沫,还把深浅两色衣服一起洗,让我们的衣服开了“大染坊”,这个结果是差劲的,但孩子肯帮我们做事的心情和动机难道不值得我们表扬吗?

  所以,我们应该平静下来,冷静分析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是善意的、认真的,那么我们就该表扬他的做事过程,必要时候还可以给予他指导,帮他分析失败的原因,拨开他内心的迷雾。我们这样的表扬,将会给孩子以信心,同时也能使他学到更多知识。

▲ 表扬要掌握好时机、次数、分寸

  我们的表扬需要掌握好时机、次数、分寸。

  时机。孩子确实做出了突出的成绩、确实表现得非常优秀,此时我们要实事求是地、真诚地予以表扬。除此以外,一些芝麻大的小事,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我们就没必要总去表扬了。

  次数。不能太频繁,也不能太平均,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表扬的次数。比如,在培养孩子自己独立攻克难题的过程中,起初我们要对他的一点点进步及时提出表扬;而随着孩子习惯的养成,我们表扬的次数就要慢慢减少,而且其间隔也要长一些;最后,就是当孩子真的经过努力做出了成绩时,我们再给予表扬。

  分寸。孩子真的做得好或者取得了成绩,这值得表扬,不过我们没必要总是很夸张地一遍遍重复表扬他。表扬的话语也要好好琢磨,不要轻描淡写,但也不能对孩子夸奖太多太过,要把握好火候与轻重。

59. 赏罚要分明,实现良性循环——强化定律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强化定律实验:

  科学家们制作了一个大水槽,将一只鲸鱼和许多作为其食物的小鱼一起放了进去。很快,鲸鱼就将小鱼吃了个精光,大水槽里只剩下了鲸鱼。

  接着,科学家们用特殊材料制作了一块透明板放进了水槽,将水槽一分为二。科学家又准备了许多小鱼,并将这些小鱼和鲸鱼分别投放进了隔板两边的水槽之中。起先,鲸鱼依旧像之前那样,一入水就冲着小鱼游了过去,想要再次美餐一顿。但对鲸鱼来说,它们的视觉无法分辨前方的透明隔板,结果它一下子撞在了隔板之上。之后,为了能吃到这些小鱼,鲸鱼一遍又一遍地冲过来,但次次都撞在隔板上。一段时间之后,科学家们发现,鲸鱼不再撞击隔板了,显然它放弃了继续猎食的行为。

  后来,科学家们取走了隔板,再一次让鲸鱼和小鱼混在了一起,小鱼们纷纷逃窜,生怕再入鲸口,可鲸鱼却如没看见一般,并没有对小鱼们发起攻击。原来,之前的多次“碰壁”,让一种认知在鲸鱼内心被强化了:这些小鱼是吃不到的。就这样,鲸鱼眼瞅着食物游来游去,却不得不忍饥挨饿。

  这个实验证明,动物或者人的某种本能,假如没有得到强化,那么最后这种本能就将消失。由这个定律延伸至家庭教育之上,我们可以发现,对孩子的赏罚教育,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

  现在很多家庭中,面对孩子的好行为与坏行为,我们很多妈妈的做法都有些“顾此失彼”,有的妈妈总愿意奖励孩子,以期能让孩子做得更好,但结果却经常事与愿违;而有的妈妈则经常处罚孩子,目的就是要杜绝孩子的不良表现,可往往到了最后,孩子却变得更加叛逆。

  这时,我们就要考虑运用强化定律了。通过鼓励孩子好的行为,处罚孩子坏的行为,来让孩子从内心深处学会分辨善恶,并学会自我约束。下面这位妈妈在这方面就给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茵茵和妈妈一起散步时遇见了同学,可她却低了头装作没看见。妈妈问她原因,她说:“她昨天还骂我呢!哼!以为我不会骂她吗?我都不理她!”妈妈摇头说:“如果你因此而疏远了同学,你们之间的结怨不是更深?你这样做可不对啊!回去以后好好想想吧。”当天回到家,妈妈让茵茵什么也不要做,只是在屋子里静静地思考。

  第二天,茵茵和妈妈散步时,很巧地又遇见了那位同学。茵茵犹豫了一下,还是大声地喊了那个同学的名字,两人在一起聊了一会儿,茵茵竟然意外地收到了那位同学的道歉。而妈妈后来也表扬了茵茵,并且回到家后还对茵茵的爸爸说:“今天我们茵茵表现可好了,不但主动和人打招呼,还和同学成了好朋友。”而且一连几天,妈妈都在提这件事,有时还会和自己的朋友讲。只是,妈妈对第一天茵茵的表现再也没有提过。

  后来,茵茵变得越来越有礼貌、也宽容大度多了,因此她的朋友越来越多。

  茵茵的妈妈强化了茵茵的好习惯,淡化了她的错误,这使得她做得越来越好,好习惯得以养成,小错误在一次惩罚之后也最终得以纠正。这就是强化的作用。

▲ 给予孩子明确的奖励

  对于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表现好的行为,我们要及时予以奖励,以强化他的这些行为;对于他明显的错误行为、坏习惯,我们则要对他进行惩罚,阻止他再有类似行为发生,使这样的行为逐渐弱化、或消失。我们的赏罚要合理而分明。

  尤其是对孩子的奖励,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奖励。我们要表扬他的努力,用语言、拥抱、亲吻等奖励方式,使这种好行为在他的内心被强化。关于奖励的内容,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要结合在一起,对于13岁前的孩子来说,这对他会更有“吸引力”,他会受到这些奖励的鼓舞,从而做得更好。

▲ 要将赏罚结合在一起

  前面我们说要保证“赏罚分明”,但赏罚也要结合在一起。将赏罚结合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抵制孩子的不良行为,强化他的良好行为。也就是说,当我们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予以处罚之后,要给孩子一个改正的时间,如果他向好的方向转变了,我们就要及时表扬他,以鼓励他继续强化这一良好行为;如果他又出现了同样的错误,我们则要适当地处罚他,让他退出这条错误的行进路线。

  总之,奖赏和惩罚虽然看似两个相对立的行为,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恰当巧妙地运用而将二者结合起来,帮助孩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他逐渐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60. 千万别讽刺与挖苦孩子——恶语伤人恨难消

  

  现在,已经很少有妈妈用暴力殴打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了,但却转而使用起了冷暴力,当孩子遇到某些事情时,讽刺挖苦的话语都让孩子的内心“很受伤”。

  这些讽刺挖苦的话语可谓 “五花八门”,有羞辱式的,比如“你的脸皮怎么比城墙还厚”;有嘲讽式的,类似于“你还以为你自己是块好料”;还有直接贬低式的,像“你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等等。

  有的妈妈说:“我那不是在气头上嘛,情急之下脱口而出的。”但有位教育者曾经说过:“批评孩子不是发泄父母的怒气,而是为了指导孩子不再犯错。”很显然,我们的挖苦讽刺其实就是在发泄自己的怒气,根本没有起到指导孩子的作用。

  所以,先不说孩子,就说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听见别人用那些讽刺挖苦的话来说我们,我们可能会生气、发怒,会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委屈。就连我们这些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许多年的成年人都无法接受这样的说法,才不过13岁的孩子,其内心比我们的内心还要娇弱,又怎么能受得了这样“恶毒”的话语呢?

  假如我们一直对孩子使用这样的话语,那么孩子的内心就会产生一种病态的心理,他可能也会由此开始出现一些病态的行为,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甚至危害社会,最后的苦果也许还要由我们自己来承担。

  因此,即便是批评、惩罚孩子,我们也要学会选择“良言”。否则,我们的“恶语伤人”,可能就会让孩子一生都“恨意难消”。

▲ 包容孩子的错误

   期末考试结束了,东东各科成绩并不理想,班级排名也从第十名掉到了二十名。之后的一整个寒假,妈妈的脸色都很不好看。而且,东东每次刚一坐到电视机前,妈妈就会冷哼一声说:“瞅你考那俩分儿!还有脸坐这儿看电视,脸皮还真是厚啊!”

   我们说出讽刺挖苦话语最多的一种情况,就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可13岁前的孩子不过是小学生,犯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在学习方面,孩子的学习有起伏也很常见,东东的妈妈这样的说话语气就太过严重了,她的这种做法也极为不妥。

   对于孩子的错误,我们该包容看待,是由于他自己失误造成的,我们要提醒他注意纠正;由于他经验不足造成的,我们要教给他如何应对各种情况。总之,教孩子从错误中学到知识,比用挖苦讽刺的语言让他一直沉浸在错误中无法自拔要好。

▲ 孩子受委屈时,要给予他关爱

  小江上课时帮后面同学捡铅笔,在转身还笔时,老师却以为他在随便讲话就严厉地批评了他。小江觉得非常委屈,回家后就将这件事告诉了妈妈。但妈妈说:“老师还能跟你过不去?你不好好听讲,老师还说不得了?学习那么差,净给自己找借口。”

  孩子感觉委屈一定有他的理由,像小江的妈妈这样,直接就否定了孩子,并且还挖苦他,对缓解孩子委屈的情绪没有一点作用,所以小江的情绪才会更加低落。我们面对处于低落状态下的孩子,首先要认同他的感受,然后要认真倾听他委屈的原因,我们的安慰与劝导才是帮孩子走出坏情绪的最好办法。

▲ 耐心对待孩子的疑问

  还是小学生的孩子,脑子里会满是问号,而且很多时候,他问出来的问题要么非常幼稚,要么非常简单。

  圆圆喜欢问“为什么”。开始时,妈妈对她的问题还能耐心解答,但后来她发现圆圆问的问题要么简单至极,要么幼稚可笑。于是,当又一次圆圆问她“为什么小鱼要生活在水里”时,她不耐烦地说:“你傻啊?以后这么白痴的问题不要再问我了!自己看书去!”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问的问题自然也高深不到哪儿去,他能提出问题,就证明他的思维比较活跃,这原本是件好事。我们千万不要像圆圆的妈妈这样,随便几句讽刺挖苦就扼杀了孩子探索知识的热情。

  对孩子的疑问,无论多简单,我们也要认真对待。而且有些问题我们根本不需要回答,完全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去搜索资料寻找答案,这也是孩子积累知识的过程。

▲ 认可孩子的每一次进步

  每次冰冰学会了一个生字,他都会很开心。有时,他还会抱着字典去“考”妈妈。妈妈很不喜欢他这样,认为他这是骄傲的表现,于是妈妈就对他说:“你才认识了几个字就翘尾巴?再说学会了是应该的,有什么好炫耀的?光认识字有什么用?你多考点儿分回来才是重要的!”

  也许妈妈的本意是想要劝冰冰不要骄傲,可这样的话说出来,却让孩子丝毫感受不到温暖,只能感受到一阵“恶寒”——妈妈的讽刺挖苦太伤人了。

  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的鼓励,他的每一次进步都需要得到我们的认可,这样他才能走得更远,脚步才会更坚定。我们不要觉得他的进步微不足道,应该和他一起感受进步的快乐。

61. 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孩子——归过于私室

  

  “扬善于公堂,归过于私室”,意思是说,表扬人时要让公众都知道,而批评人时,则最好私下里去劝告。毕竟,犯了错的人如果被当众指出,或者被当众批评,自尊心都有可能受到伤害。

  英国哲学家洛克也曾经说过:“如果父母不去宣扬子女的过错,那么子女就会越发看重自己的名誉。他们认为自己是有名誉的人,因此更会小心地去维护他人对自己的好评。但假如父母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就会越发感觉自己的名誉受到了沉重的打击,那么他们设法维护别人好评的心理也就会越发淡薄。”

  一位妈妈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我逛街时,看见一位妈妈正在大街上大声骂着自己的孩子:“你又不爱学习,成绩整天倒数,还这么爱臭美?挑三拣四的,你怎么就不体谅我?给你买双鞋,你看你那样儿!我欠你的是吧!回家!什么也不给你买了!”

  路上的人议论纷纷,那个孩子满脸通红,眼中的泪水打着转。妈妈在前面唠叨,孩子在后面跟着走,忽然他大吼一声,把手里拎的小书包一下子扔了出去,然后就跑远了。他的妈妈惊呆了,连忙跑过去捡了书包追了上去……

  我原来一直都是看见儿子犯错立刻就去训斥他的,不管当时旁边有没有人在。我觉得这样的批评会让儿子记忆更深刻。可经过这件事后,那个孩子通红的脸、流泪的眼,以及他最后的举动却一直印在我的心里。孩子也是有自尊的,那位妈妈当街的训斥,让孩子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所以他才会想尽快逃开。不知道我的儿子在我当众训他时,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想法,现在想想我之前的做法的确是错误的啊!

  13岁前的孩子,内心世界也渐渐丰富起来,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我们的批评会让他感到羞愧,如果再当着别人的面去批评他,他能承受得了吗?

▲ 别在众人面前拿孩子的缺点“说事”

   曾经有一个13岁的女孩,因为妈妈在朋友面前说了她一些不好的事情,而且她反驳后还批评了她几句。结果女孩感觉自己受到了羞辱,怎么也想不开,第二天就吞了妈妈的***自杀了。

   虽然这是一个很极端的案例,不过这却给了我们一个提醒,那就是不要在众人面前让孩子下不来台。

   节假日朋友聚会时,或者在大街上遇见朋友时,我们都要尽量给孩子“留足面子”,即便他真的有缺点,我们也没必要在这样一个热闹快乐的时刻给孩子泼冷水。批评孩子也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场景,否则不和谐的批评方式,不但起不到激励孩子的作用,还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且13岁前的孩子也即将步入青春期,他的思想可能会有些偏激,我们不当的批评,可能就会使他作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 私下里去处理孩子的过错

  这个所谓的“私下里”,是指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家里,也可以带孩子到一个外人不太多的地方。这样的环境会让孩子的内心不那么紧张,他也不会因为顾虑到周围人的眼光而听不进去我们的话。

  而且,这种环境也会让我们的内心平静下来。毕竟,孩子在外人面前犯了错误,我们在“面子”上也有些过不去,所以不自觉地就会严厉训斥孩子。而“私下里”会让我们放松下来,我们可以认真询问孩子犯错误的原因,并将道理讲得更加透彻。

  另外,我们还要提醒孩子,虽然我们和关心他的亲人、老师会想到顾及他的尊严而在私下里来批评他。但是当他走向社会后,一定会有人当着众人的面来批评他。因此,他需要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并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以尽量减少自己的错误。

   ▲ 谨防孩子“见招拆招”

  有一位妈妈很苦恼地说:

  我也知道不能在外人面前批评孩子,可我儿子却抓住了我的这个心理。结果每次在外面他该犯错时还是犯错,然后回到家就会立刻向我承认错误。我很奇怪难道是我的教育出了问题吗?

  类似这位妈妈的情况,相信许多妈妈也有过。孩子因为“摸准”了我们的脾气,所以学会了“见招拆招”,而且他的这种行为也许还是故意的。此时,我们该有一定的原则,当孩子做错的时候,我们要根据情况及时制止他继续犯错。当然这种“制止”只是为了让孩子能停止错误的行为,我们不要当下就去批评责骂他,而是等到“私下里”时再给他讲清楚道理。同时,我们还要在平时多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以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62. 用表扬“刺激”孩子去反省——反弹琵琶效应

  

  在敦煌的壁画上,飞舞的天人并未和他人一样正弹琵琶,而是将琵琶反弹,这一别出心裁的舞蹈动作却给人带来了惊艳的效果,竟然比看正弹琵琶还要赏心悦目。后来,人们将这样的一种效果应用到了批评心理学之中,这就是“反弹琵琶效应”。意思就是在教育孩子时,对他的错误并不批评,反而充分肯定并表扬他的长处,以此来使他进行自我反省,进而使之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却不大容易,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恶言。”这也就是在提醒我们,即便是批评孩子,也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性,适当时候我们也可以用表扬来“刺激”孩子去反省,对他用一用反弹琵琶效应。

  畅畅放学回家时,爸爸妈妈都还没下班。看着房间里的垃圾还没倒,早上妈妈连桌子都没来得及收拾,于是,她挽了挽袖子,找来抹布、扫把、拖布,趁着爸爸妈妈还没下班,准备来一次大扫除。

  垃圾袋丢了出去,地也扫干净、擦干净了,就剩下将桌子收拾干净了。畅畅得意地哼着小曲,很开心自己帮妈妈做了这些事。但她也许是太开心了,干活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起来,一不小心撞倒了桌上的杯子,杯子顺着桌子直接就滚到了地上摔碎了。

  恰巧此时,妈妈下班推门进家。畅畅一看心里立刻紧张了起来。妈妈先是看了看地上的杯子,又转而看了看已经被打扫得很干净的客厅,以及畅畅那捋胳膊挽袖子的样子,妈妈笑着说:“呀!我们畅畅能干活了!好样的!”畅畅一听,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妈妈……我、我打碎了一个杯子。”“没事的。”妈妈说,“我相信你下次就会小心的,不是吗?”畅畅使劲点了点头……

  孩子摔碎东西,在有些妈妈看来就是“很晦气”的行为,当然孩子对自己的这个过错也会非常紧张。可畅畅的妈妈却“反弹了琵琶”,用表扬来使畅畅牢记“做事要小心”的道理,相信下次畅畅一定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可能有的妈妈会说:“本来孩子已经犯了错误了,如果再表扬他,这不是在助长他犯错误的心理吗?”其实不然,对于13岁前的孩子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是非观念,而且他也非常想要表现好,以得到妈妈的表扬与鼓励。因此,我们可以抓住他的这个心理,掌握好“反弹琵琶”的尺度,就一定能让我们的孩子在“表扬式的批评”之中进步。

▲ 充分挖掘孩子错误中的闪光点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在乌克兰一所乡村中学任校长,他对这样的一件事记忆深刻:

  一天早上,苏霍姆林斯基看见一个小女孩在校园里折了几支鲜花。他并没有批评她,而是非常关切地询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小女孩告诉校长:“奶奶生病了,她非常喜欢鲜花。但我没有钱,买不到。所以……我才从学校里折花,想要带回去给奶奶,希望她早日康复。”他听了大受感动,于是还专门送了小女孩两束鲜花,并说:“请将一束花送给你的奶奶,祝她早日康复!另一束请送给你的父母,我要感谢他们为祖国培养出这样关心长辈的孩子!”

  原本孩子随手折花、不爱护公物就是个错误,但苏霍姆林斯基却从她的这个错误中看到了“孝敬”这样一个闪光点。这样,这个小女孩不仅会认识到自己随便折花的错误,更会由此受到激励,而更加尊敬长辈。

  我们也要有一双和苏霍姆林斯基一样的眼睛,看得到孩子的错误,同时也要能挖掘出这个错误中的闪光点。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以了解孩子行为的真正意图,并最终发现他的闪光点。

▲ 表扬时一定要真心实意、实事求是

  有的妈妈可能对这种“表扬式的批评”很不习惯,又或者是有的妈妈不善于这样的“反话正说”,表扬孩子时可能会显得有些假,刻意为了达到目的而去表扬,甚至虚假称赞。这样的表扬在孩子看来就会很廉价。因为13岁前的孩子心里会很清楚自己到底有没有这样的优点,所以我们一定要实事求是,发自真心地去发现他的闪光点,并真诚地去表扬他。

▲ 不要将批评完全变成表扬

  虽然我们在这里“反弹琵琶”,但它终归是一种非正常的表演形式,毕竟正弹琵琶才是正常的,反弹琵琶永远不能被称为是正常模式。也就是说,批评就是批评,即便是“表扬式批评”也是批评,我们不能将批评完全变成表扬。

  我们要明白用这种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反省自己的错误,我们不能单纯地为了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却忽略了帮孩子改正错误的真正目的。在使用这种方法时,我们要将批评与表扬结合起来,让孩子更容易接受这样的批评教育方式。

63. 宽容有时候比惩罚更有效——南风效应

  

  法国寓言家拉封丹曾经写过这样一篇寓言:

  南风和北风有一次比赛,看谁的威力能将路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跃跃欲试,它鼓足了劲不停地吹,结果天气一下子变得寒冷刺骨。路上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不得不将大衣裹得紧紧的。

  该南风上场了,它不急不缓地吹着,寒冷立刻就被吹散了,天气一下子变得风和日丽。路上行人感到身上暖意融融,他们陆续解开衣扣,进而脱掉了大衣。结果,南风最终取得了胜利。

  北风之所以会输,是因为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无视人们的感受,而且那种冰寒的空气也让人感到极为不舒服;而南风之所以会赢,就是因为它了解人“想要温暖”的这个内在需要,一点一点地让人自觉行动起来。

  其实,家庭教育中我们也要学习南风。否则如果我们一味地如北风样地向孩子吹去严厉、寒冷的“训斥空气”,那么孩子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行动上,都会不自觉地就裹紧那层“叛逆”的外衣,以“抵御”我们对他的教育。

  很多妈妈可能并不能深刻理解这一点,甚至觉得:“孩子原本就错了,严厉一些对他,不是能让他牢记这个教训吗?如果我们那么‘温柔’地对待他,他不会更加为所欲为吗?”当然不是。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纽约的地铁站原本治安非常混乱,偷盗、抢劫事件是那里的家常便饭,这已经成了地铁站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历届政府都会对其采取非常强硬的治理措施,可是效果却并不明显。

  后来,一位名叫安东尼奥的人就任纽约市市长,他对这个问题也非常头疼。但他所采取的治理措施却与他的前几任并不一样。他没有再颁布什么更为严厉的条令法规,而是要求纽约地铁站里不停地播放贝多芬、莫扎特的古典音乐,播放次数最多的音乐则是《圣母颂》。

  结果,这一方法起到了绝佳的效果。纽约地铁站内的偷盗、抢劫案件创下了历届政府最低的发案率,纽约市的地铁秩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这就是“北风”与“南风”的区别,既然一个城市都能将这样的方式应用到治理犯罪之上,那么我们何不也尝试一下对孩子使用“南风效应”呢?

▲ 引导孩子看到坏习惯的危害

   当孩子犯错误之后,我们可能都会因为他的错误所造成的后果而批评他。其实,这个后果恰恰是我们教育他的最好工具。我们要引导孩子自己去看这个后果,让他自己“评估”这个后果的严重程度,看看他都损失了什么,别人都损失了什么,他需要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等等。引导过程中,我们要尽量用一种平和的态度,这才能让孩子放松下来,他也才能听得进去我们所说的话。

▲ 巧妙地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

  孩子总是将用过的草稿纸、铅笔乱扔,一些吃过的零食袋子也堆在桌子上,经常是一团乱。妈妈每次收拾桌子时都会很麻烦。那么,妈妈该怎么做呢?

  第一,训斥孩子“你就这么让人不省心,又邋遢又懒”。

  第二,什么也不说,默默地帮孩子收拾好,还告诉孩子“没事,妈妈给你收拾”。

  第三,和孩子一起收拾,并教孩子学会物归原处,学会及时清理掉不用的垃圾。

  很显然,第一种方法是北风的做法,孩子一定不会改掉这个毛病;第二种方法就是吹得过度的南风,孩子在这样的溺爱之下,反而会变本加厉;聪明的妈妈都会选择第三种方法,巧妙地帮孩子改掉坏习惯。这样孩子不仅学会更好地处理事情,更能逐渐具备责任心。未来再做任何事情,即便出了错,他也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解决。

▲ 对孩子多吹一吹“合适”的南风

  “南风效应”虽好,但是也要讲求度。南风的确是温暖人心的,可是南风如果一直吹一直吹,温度越来越高,人可能也会因为热,而变得越来越烦躁。

  所以,我们在对孩子进行“南风”教育时,即便是有人情味式的表扬也要贴近他的实际,不能太过夸张,13岁前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所以我们的南风式教育也要讲求度,比如对他讲道理,只要心平气和地讲一遍就好了,不能一直说,也不能说得太多,否则孩子就会因为烦躁而不再接受我们的说辞。“南风”一旦变成了“热风”,我们的教育也一样没有好的效果。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